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协会风采
 
协会风采

安徽淮北:从细从严管好水 精打细算用好水 优化配置节约水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2-29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534
 安徽省淮北市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深入推进国家节水行动,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水资源管理及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2022年,淮北市用水总量控制在3.82亿立方米(其中非常规水源利用量0.554亿立方米),万元GDP(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幅度均高于目标值,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89,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占全市用水总量达14.66%,位居安徽省首位。
强化刚性约束管好水资源
水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淮北市始终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多措并举,抓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严格总量强度双控。淮北市建立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体系,年度用水计划按照行业、水源分配落实到县(区)政府;2022年,印发《关于落实“十四五”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通知》,将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明确各县区非常规水源最低利用量目标;强化计划用水管理,全市纳入取水许可管理取用水户及公共供水管网供水1万立方米以上工业和服务业单位475家,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编制印发萧濉新河—闸河—龙岱河、沱河—王引河等5条跨县河流水量分配方案;严格落实生态流量管控,按照沱河生态水位保障实施方案,加强日常调度管理工作,纳入考核的沱河徐楼闸控制断面生态水位日达标率100%。
强化重点用水主体监管。淮北市修订完善省市级重点监管用水户名录,全市纳入省级重点取用水户监管名录8家,市级重点取用水户监管名录15家;全市累计安装在线监控点573个,动态掌握取用水单位实时取水量,及时预警超计划、超许可取水现象,实现不同水源取水监测计量全覆盖,用水计量率达100%。
开展自备井整治专项行动。淮北市水务局印发自备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年4月—7月,对全市自备井进行排查整治,设立专项整治监督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公众发挥监督作用,及时举报违法取水行为。全市共查处违法违规自备井32眼。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规范取用水行为,切实提高水资源监管能力和水平。
积极推进水资源规范化建设。淮北市各县(区)不断加强水资源管理环节监管,严格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依法足额征收水资源费,加强计划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按照省水利厅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工作部署,各县(区)围绕水资源管理基础、水资源刚性约束、取用水管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改革创新等5个方面重点工作,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2023年6月,相山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以90分高分通过安徽省水利厅验收,成为全省唯一通过验收的县(区)。11月,安徽省第一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体系建设示范县(市、区)名单公布,淮北市相山区位列全省第一。
深化节水行动节约水资源
淮北市作为“第二批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从严格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取用水监管、严格节约保护等方面对深入推进全流程节水进行了系统部署,助推节水型社会建设提质增效。
务虚求实,谋定后动。淮北市依据《国家节水行动安徽省实施方案》,制定印发《淮北市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2023年工作要点》,科学确定节水目标及年度重点任务;定期召开市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会议,部署安排年度节水工作,落实各部门责任分工,合力推进实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淮北市一县三区全部获水利部“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称号,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全覆盖,起到积极的示范引领作用;建成省级节水型企业38家、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2个、省级节水型高校3所、省级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家。淮北师范大学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临涣焦化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安徽省节水标杆企业”。
2023年,淮北市完成1个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1个省级节水型高校、4个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任务。通过示范带动,全面提升行业用水效率。
水是农业的命脉。淮北市立足农业节水增效,推行工程、工艺、结构、技术节水,让农业发展迸发新活力。
近年来,淮北市累计投资50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3万亩,建设一批温室滴灌、连体大棚微灌、固定式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鼓励企业开展节水工艺改造,增设循环冷却设施,通过对生产用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实现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压减低效益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推广低耗水高产值作物种植面积。
积极改革创新用好水资源
淮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3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398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地下水。为破解“用水之困”,淮北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以相山区为试点,采取“确权、节能、交易、管控”等措施,探索地下水水权改革,在安徽省率先走出一条地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新路子。
实行精准确权,变“水资源”为“水资产”。相山区以全省水权确权登记试点为契机,针对当地地表水紧缺,生活、工业用水多为市政供水,农业用水依靠机井灌溉的现状,将农业和自备水源的工业纳入确权范围;结合近3年实际取水量,测算行业初始分配量,再根据灌溉面积、企业用水量等因素,逐一核定各灌溉机井及企业用水配额。
实行市场运作,变“计划调”为“市场找”。确权工作完成后,相山区针对结余水量,开展水权交易试点。相山区农水局在充分掌握水资源使用节余和不足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水权交易政策宣传,主动为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在农水局的努力下,渠沟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分别与淮北校春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相山区郑家浴池通过中国水权交易所达成水权交易协议,不仅让村里尝到节水的甜头,更解了企业燃眉之急。2023年相山区已成功完成4笔用水权交易。
加强优化配置保护水资源
推动地下水超采区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利用,不仅需要压减地下水开采,更要充分挖掘“城市第二水源”——再生水利用潜力。
积极推进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2022年10月,淮北市被水利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通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点对点”再生水生产输配设施建设及尾水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统筹将再生水用于工业生产、市政杂用、生态环境等领域,规划至2023年和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分别为30%和40%。
2023年8月,水利部开展中期评估,认为淮北市试点建设工作目标明确、序时推进、亮点突出,水资源实现合理优化配置,再生水利用率远超2023年预期目标,总体进展达到试点中期建设要求。2023年12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结论的通知》,淮北为良好等次,位居全省第一。
顺利通过中期评估的背后,是无数次的尝试和长久的谋划。淮北市以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再生水管网铺设、再生水利用、水生态保护修复等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致力于构建一条再生水利用配置示范带、两条输水线路、两个再生水利用片区、多个领域拓展的“一带、两线、两区、多点”再生水利用布局。
坚持规划引领,系统谋划推进。先后印发《淮北市节水行动实施计划》《淮北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修编《淮北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淮北市城市节约用水专项规划》,将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和配置体系,明确再生水利用要求。
强化刚性约束,严格配置管理。为实现从单一工业利用向综合利用拓展,进一步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淮北市将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明确各县(区)非常规水源利用量年度最低目标,分水源核定下达各取用水户年度用水计划,2023年全市下达再生水计划量3755万立方米。强化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批,严格控制新增取水许可,先后完成大唐电厂、申皖发电、申能发电、国安电力、通鸣矿业、淮北生物质热电、濉溪鸿源煤化等7家单位再生水利用配置;依托省水资源实时监测与管理系统,完善再生水利用在线监测设施,实现从污水处理厂供水到取用水户再生水利用实时水量在线监测;将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利用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同时把再生水利用率作为约束指标纳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加大考核分值占比,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
紧盯重点项目,加快工程进度。建设完成淮北市丁楼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濉溪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出水水质执行准Ⅳ类标准;建设完成市政杂用再生水利用工程加水点6处;濉溪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再生水回用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老濉河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批,正在开展初步设计编制。
实施再生水利用配置工程是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的具体举措,是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升的“催化剂”;淮水北调市级配水工程和淮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则是水资源优化配置、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的有效手段,是满足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用水需求的“及时雨”。
近年来,淮北市政府先后印发《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方案》《淮北市自备井关停方案》等文件,成立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及地下水压采工作领导小组专班,强力推进淮水北调水源置换工作。2016年以来,全市关停自备水源井435眼,超采区内工业自备水源井全部关停,压采置换地下水3900万立方米。地下水超采区无新增审批工农业生产取用地下水,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减少。大唐电厂、国安电力、申皖发电、申能发电等高耗水行业用水全部置换为再生水或地表水,极大缓解地下水超采压力。根据安徽省水利厅新一轮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淮北市超采区面积由123.8平方公里减至67.8平方公里,超采区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淮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是淮北市开展水源置换工作的生动实践,包括原水工程(市区水源地建设、濉溪县水源地建设)、清水工程(城市地表水厂、濉溪县地表水厂建设)、配水工程(城市供水及农村供水)三部分。市水务局负责水源地建设;市住建局负责城市地表水厂及城区管网建设;三区负责农村加压泵站、输配水管网建设,达到置换水源条件;濉溪县负责辖区内引调水工程建设。
根据淮北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濉溪县、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农村群众要在2025年年底前同步喝上引调水。
2023年7月,作为市区水源地工程之一的管道及泵站工程按计划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经开挖土方24.3万立方米,清理地表树木、耕地2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4.16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华家湖水库防渗处理和华家湖环境保护整治工程进展也十分顺利。此外,地表水厂及配套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也在有序建设。
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得益于资金、用地、征迁工作的有力保障。淮北市坚持两手发力,采用多元融资模式,申请专项债券、银行贷款等多项资金。截至目前,已获批政府专项债券14.17亿元,获批银行贷款15.42亿元,获得中央资金1.20亿元,争取皖北地区综合财力补助资金3.46亿元。深入研究现行土地政策,积极争取属地政府支持和相关单位配合,依据土地使用法规和报批流程,提前完成濉溪县雁鸣水厂永久性征地210亩,杨柳湖水源地用地正在报批。推动建设单位与属地政府签订征迁移民安置包干协议,明确征迁补偿安置实施主体及各方责任义务,县(区)政府统一调度,积极开展征迁补偿工作。
安全放心的引调水温暖人心,澄澈的河湖同样为群众带来幸福。
濉水萦回,似青罗之带;相山高耸,如碧玉之屏。为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描绘出一幅山水宜人、人水和谐的美丽画卷,淮北市不断强化河长湖长履职尽责,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常态化排查河湖“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组织开展了河湖“清河净滩”活动等专项行动,解决水污染、碍洪、占地耕种等问题1000余件;印发《河长湖长履职规范(试行)》《淮北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提醒、约谈、问责制度》,推动常态化巡河,发送各级河长巡河提醒函100多件;公开选聘22名“民间河湖长”,协助市级河长开展工作,开拓政府和群众共同管水、护水的新局面;强化跨界合作,与周边的商丘市、宿州市、亳州市、蚌埠市建立跨界联合河湖长制,开展7次联合督查行动,解决跨界河道问题31个,出动5000余人次,清理打捞水草、漂浮物2万吨。
“淮北市水资源管理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强化刚性约束、深化节水行动、严格水源管控、加强优化配置等多方面工作的努力结果。下一步,淮北市将接续奋斗,严格贯彻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推进工业企业水源置换和淮北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扎实推进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不断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面实现水资源节约保护、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扎实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的水资源保障。”淮北市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徐涛说。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