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第一大黄金出海口,依托国家能源集团“煤电化路港航”一体化运营优势,承担了国家能源集团约30%的煤炭下水任务,每年约2亿吨煤炭从黄骅港下海输出。
在吞吐量如此巨大的煤炭港口,港区内干净整洁,设备高效运转,这得益于黄骅港人多年来在水资源利用、本质抑尘技术和智慧化生产方面的不断耕耘与创新。近日,主题教育采访组走进黄骅港,探寻国内第一大煤炭港口高质量发展背后的故事。
巧用淡水资源让盐碱滩涂变“绿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在渤海湾穹顶处盐碱滩涂之地,“躲藏”着一片由珍贵淡水资源打造而成的生态“绿洲”。微风徐徐,芦苇荡漾,水鸟在低空飞舞,鱼儿在水中翱翔,行走在湖边蜿蜒的木质步道上,一幅生态画卷随着视角的变换慢慢展开。这就是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莲园”的一角。
事实上,这片风景优美的淡水湖泊湿地,在若干年前还是草木荒芜的盐碱滩涂。渤海湾砂泥粉沙质的海岸,一度在业内被称为建港禁区,就在这样的一片土地上,黄骅港人打造出了中国第一煤炭下水港。
从建港禁区到国内第一煤炭下水港,从草木荒芜的盐碱滩涂到风景优美的淡水湖泊湿地,从淡水资源匮乏到港区生产用水基本实现自给自足,这背后暗藏着黄骅港人巧用水资源、开拓创新的大智慧。
巧用“三水” 为港区引入淡水之源
“湖泊湿地内的淡水,既不是海水淡化水,也不是市政管网水,而是雨水以及长江流域船舶的压舱淡水和污水处理后的中水。”黄骅港务生产保障中心生态环境科副科长李冬解释到,黄骅港所处渤海湾淡水资源匮乏,如何有效利用淡水资源一直是港区工作人员不断探索的课题。
收储压舱水、承接“天上水”、净化煤污水,为改善港区生态体系,提升淡水资源供应能力,黄骅港人巧用“三水”创新打造了“三湖两湿地”水系。“莲园”“和园”以及一片未命名湖泊,以收集来往港口货轮压舱淡水、清洁雨水、中水等为主;“涟珠园”湿地、“汇芳园”湿地,则以接纳处理港口生产废水、含煤雨水等为主,兼具调蓄洪涝功能。
为便于压舱水的回收,港口作了专门的管道,与货轮出水口连接,用于提取压舱水,每年可获取淡水130万至150万立方米,成为“莲园”“和园”湖水的主要来源。
每到雨季,地表形成的径流可通过泵站输入3个湖泊,每年直接利用雨水40余万立方米,处理雨污水100余万立方米。智能除尘装置等产生的煤污水被引入3个污水处理站,每年可处理205余万立方米,其余排入2片湿地。湿地沉淀下来的煤泥可加工成煤饼出售,每年可增加近1000万元效益。
“这只是表面的一个工作,事实上我们在地底下还铺设了管网,实现了‘三湖两湿地’的互联互通。”李冬说,通过创新设计与规划,“三湖两湿地”分层分级实现了不同的功能,不仅实现了压舱水、雨水、污水的收集再利用,也为港区生产用水提供了保障,进水源与出水源的连接贯通,形成了一条生态水循环的“黄金动脉”。
随着互联互通的建成,港区淡水循环能力得到显著改善,淡水接收能力也随之提升,从最初的每天最多接收30万方增加到了现在的130万-150万方的水平。
目前,以“三湖两湿地”为核心,港区形成了水域面积约70万平方米、蓄水能力120万立方米的生态水循环系统。得益于此,黄骅港生产用淡水超九成实现了自给自足,2022年节约用水成本约2000万元。
开拓创新 为资源调配注入“智慧”源泉
优化与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在港区生态系统调度室,一排排显示屏整齐排列,屏幕上一串串数字实时跳动,这是港区为实现应用水系统智能管控而开发的一套生态管控平台系统。据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该系统在港区现场布有18个监测感应装置,用于收集各项环境指标数据。数据收集完毕后将被实时传输到系统内,结合煤炭外含水、天气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再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煤炭预防性补水,从而实现了精准抑尘、用水智能调度。
“以往厂区的用水调配主要靠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也逐渐为企业生产赋能。”李冬说,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生态管控平台系统对港区的用水结构和年降雨量都有了较为准确的掌握。
基于大数据的建模,系统对港区每月的用水量也有了大致的估算。从大屏上显示的数据模型来看,今年以来系统预测的月度用水量趋势与实际用水量趋势基本吻合,这对港区生产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李冬指着其中一个月历史预估用水量与实际用水量重点解释到,“三个湖泊作为港区用水的主要来源,把控好进水与出水节奏确保湖泊蓄水量尤为重要。根据用水预测模型,港区可以对压舱淡水进行灵活调配,当某月用水量较预测偏高时,则多调入压舱淡水进行弥补,当用水量较预测偏低时,则少调入压舱水进行抵消。”
系统对三个湖泊的水位也有实时监控,根据对各湖泊水位的监测和预警,在枯水期和降雨期可以通过“三湖两湿地”的互联互通对这一水资源循环系统进行给水和排水的调配和管控,确保各湖泊水平处在合理区间。
在筒仓林立、铁轨纵横、钢筋与混凝土交相呼应的港区内,“三湖两湿地”的错落布局让“硬核”与“诗意”在此碰撞与融合。充足可循环的淡水滋润着港区内的一草一木,也为飞鸟游鱼提供了优美宜居的栖息之所。2022年8月,黄骅港煤炭港区被中国港口协会评为“五星级绿色港口”,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五星级专业化干散货类港口。
五月的黄骅港碧海蓝天
港区内湖水波光粼粼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