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海林市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污水治理率达超80%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7-15  来源:黑龙江日报  浏览次数:303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黑龙江省第一个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海林市石头沟小流域目前已经初具规模。该小流域的治理在采用传统水土保持手段的同时,还开展了减少面源污染、保护水库水质、减少薪炭林砍伐等多种工作,给黑龙江省未来开展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闯出了一条新路。
  
    该小流域位于海林市石头沟境内,历史上水土流失严重,生活污水、垃圾随意排放,乱砍滥伐、偷盗林木现象屡禁不止。在流域内有一个库容130万立方米的小水库,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流入水库的泥沙约3000立方米,照此速度发展,30年后该水库将被淤满报废。
  
    海林市水务局从2007年开始尝试在石头沟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据石头沟村村长姚龙河介绍:一年来,这里先后修建了坡式梯田、改顺坡垄为横坡垄、修建了谷坊和种植植物缓冲带,同时,小流域内还全面推广了地膜覆盖等节水措施,通过减少灌溉用水,达到保土保肥、减少灌溉水对农田冲刷的目的。为了减少面源污染,改变长期使用化肥形成的土壤板结和污染,他们还在流域内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广广谱高效,易降解、低残留的农药,使全流域每年减少农药使用量1000公斤。
  
    在开展传统水土保持工程的同时,水务部门还在这里修建了一个用于污水处理的氧化塘。海林市水务局局长郭合君告诉记者:过去石头沟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后,这里修建了垃圾场,全村垃圾经集中存放后掩埋处理。氧化塘则每年处理3700吨污水,它可以使石头沟村居民的生活污水经厌氧发酵后,去除其中的大部分有机物,从而达到净化目的,而经厌氧发酵处理后的污水还可当作浇灌用水。
  
    一年多的建设使石头沟村和小村处在的流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7年,就减少了入库泥沙约1200吨。同时,这里还正在逐步推广沼气进户工程。山市镇副书记吴子顺说:没建沼气池之前,每年每户大约要砍烧柴5车,为了减少乱砍滥伐,村里只能派人死看死守,但偷盗林木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从2007年建了沼气池后,偷伐林木的现象已经大大减少了。而且,沼气池产生的农家肥还增加了有机肥。
  
    据郭合君介绍,目前,石头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仍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到2010年,这里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5%以上,林草保存面积将占宜林宜草总面积的70%以上,15度以上的坡耕地将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小流域内平均土壤侵蚀量控制在土壤允许流失量以下;并全面实行封禁,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小流域内的旅游点、学校、养殖场、村屯生产和生活污水将达标排放,治理率达到80%以上,污水回收率要达到90%以上,固体废弃物要集中堆放,定期清理和处理。同时小流域出口水质将达到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以上;流域内将发展与水源保护相适应的种植业,农业生产90%以上采取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农田和果园平均化肥纯量施用要低于100公顷,农药使用强度低于每公顷3公斤,不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农产品农药残留不超标;秸秆综合利用率90%以上,农用薄膜回收率90%以上。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