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百千万工程”绘阳江城乡新图景!57条措施,撸起袖子加油干!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5-06  来源:阳江日报  浏览次数:377
 近日,阳江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城承载能力等10大任务提出了57条具体措施,以“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为主要目标,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推进强县兴镇带村,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阳江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10大任务57条具体措施

在新起点上更好解决城乡区域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推动阳江高质量发展

走上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一起看看施工图

阶段目标详解

 

0

1

到2025年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突出短板弱项基本补齐,县域经济增速、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明显提高。

到2027年

0

2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县域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一批经济强镇、和美乡村脱颖而出,城乡区域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0

3

到2035年

新型城镇化基本实现,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全市城乡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大任务详解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差异化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江城区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首善之区

 

打造厨房用品制造名城、百亿激光光谷、阳江最大电商基地,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增强主城区发展新动能。

 

阳东区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推动五金刀剪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智能电器、机械装备、高品质紧固件等三大超百亿产业集群和超千亿新能源产业集群。

阳春市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承载区

 

发展生态农业、休闲旅游、康养产业,推动传统支柱产业改造升级和百亿级产业集聚发展。

 

阳西县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发展壮大绿色能源、食品加工、绿色建材、海洋渔业、海洋重工、滨海旅游等产业,推进数字农业建设。

 

海陵试验区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特色区

 

推进“四季海陵”建设,打造国际旅游岛。

 

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立足打造阳江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布局建设一批与产业高度契合的特色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合金材料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

 

突出制造业当家

实施制造业“千百十”工程,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千亿支柱产业和百亿优势产业集群,挖掘培育一批十亿以上成长型产业,加快培育一批附加值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绿色低碳新兴产业。

 

打造一批县域特色产业园区

推动江城区建设省智能家电特色园、阳东区建设省五金刀剪特色园、阳春市建设省数控机床特色园、阳西县建设省食品特色园、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建设省高端装备(风电装备)特色园、省合金材料特色园,统筹推进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

 

实施园区扩容提质工程

推动园区已开发区域全面达到“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打造双千兆园区网络。

 

实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引进一批龙头链主企业、关键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

 

发展海洋经济

实施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规划,重点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加快建设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和海工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打造亿吨大港。

 

发展现代服务业

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优化发展商贸、金融、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加快构建流通体系。

 

优化县域营商环境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加快“数字阳江”、市民企业服务中心项目建设。

提升县城承载能力

 

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

补齐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环境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设施、产城融合等领域短板。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

提高县城就业容量和就业质量,推动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

 

推进规划建设一体化

高质量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县镇村生产力布局,一体谋划县镇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

 

优化市域空间布局

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江城区、阳东区协同发展步伐;推动阳春市、阳西县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

 

打造完善的服务圈

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优化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加强补齐偏远乡镇服务“三农”的短板弱项。

 

打造兴旺的商业圈

提升商贸服务功能,改造提升农贸市场,优化布局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打造便捷的生活圈

加快发展养老托育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小公园、小广场、小球场等公共活动空间。

 

开展圩镇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圩镇建筑风貌管控。

 

建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

发展壮大中心镇,集中资源力量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商贸重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分类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休闲旅游、历史文化等特色镇。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狠抓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加快建设粮食烘干、仓储物流等设施。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推进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省及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预制菜产业。

 

加强农业品牌建设

做大做强“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漠阳商城”。

 

实施农业“双十工程”

推广扶持20种优势特色种植、养殖产品,合理集中建设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深入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

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构建产权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强村。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完善农民务农收入增收长效机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深化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益;确保各项惠农补贴资金足额精准发放。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强耕地保护工作

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稳步推进垦造水田,加快完善农田水利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

 

做好乡村布局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农房风貌规划

统筹布局村庄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等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精准做好村庄建设规划;科学做好农房风貌规划;保障农民合理的住房用地需求。

 

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持续开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推进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分类和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工作。

 

推进基础设施通村入户便民利民

健全农村供水建管机制,加快“四好农村路”提档升级和村内道路建设。

 

加强古树名木、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指导阳东区做好东平镇大澳渔村、雅韶镇雅韶村委会西园村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城市周边、主要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沿线乡村风貌提升;全市古树名木建档入库,动态监测,挂牌保护。

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五年提升计划。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深入整治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

 

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优化镇村组户四级党建网格设置;强化村规民约约束;探索实施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加强乡村治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全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中心(所、站);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

 

推进平安乡村、法治乡村建设

推进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强村(社区)综治工作站建设;加强农村地区“雪亮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

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以县域为整体推动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布网

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

 

推动骨干交通网向县镇覆盖

完善市区到县城并辐射中心镇的高速公路,全面实现“国道通县城、省道通乡镇”。

 

加快城乡供水设施建设

以县为单元,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规模化。

 

统筹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规划建设

进一步完善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打造坚强主网和灵活配电网。

 

建设县镇村三级快递物流网络

推进物流枢纽、冷链物流基地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千兆光网和5G网络等高质量网络县城全域覆盖。

 

加强县域防洪排涝、防灾减灾及应急避难等设施建设

持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村居防灾减灾能力“十个有”建设;按保护对象逐步完成江海堤防加固;加快巩固大中型灌区改造、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打造绿美生态县域

 

加快全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步伐

支持海陵岛打造绿美阳江示范区、创建和美海岛,建设阳西程村湾万亩红树林示范区、阳东寿长河红树林湿地科普基地、阳春东湖森林生态综合示范园。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提升城镇污水设施管网覆盖率;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开展矿山生态修复、海岸线生态保护修复。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万千农民素质提升行动”,抓好农民工、脱贫人口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

 

优化县镇村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县域内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深化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提升农村中小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

 

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

提升县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健全县镇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推进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施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稳步提升社保待遇水平

优化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

 

推进县镇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

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镇级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深化城乡综合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创新“股票田”、连片流转、互换并地、土地托管等模式;按省的工作安排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机制;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

 

深化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

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层次市场主体,推广“公司+”生产经营模式,构建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深化扩权赋能强县和镇街体制改革

争取将更多的省级权限下放到我市各县(市、区)实施;按规定推动市级权限下放;赋予有条件的镇(街道)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加大镇(街道)党(工)委统筹能力。

 

抓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探索实行城乡户籍一元化管理;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

 

完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管理体制机制

研究市指挥部办公室设置和力量配备工作,指导督促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指挥体系;统筹优化管理层次、管理幅度和

机构编制等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效能。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