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马德明 通讯员孙雪峰报道:我省农业节水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有关水利专家认为仍有巨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将以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项目区为基地,继续探索节水新路。 目前我省农业节水还存在如下问题:近50%的有效灌溉面积还没有节水灌溉工程设施;节水灌溉工程存在建设标准偏低、管理滞后等问题,节水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还未形成,科学用水、高效用水的观念还有待深入人心;节水投资渠道单一,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针对以上情况,各示范区将在四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节水工程。各示范区将根据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农业种植结构情况、社会经济发展及群众的文化素质,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合当地的管道灌溉技术模式。二是农业用水计量体系。示范区内所有水源工程将安装先进实用的量水设施(1C卡、射频卡),达到“一井、一表、一号、一卡、一数”(即每一眼井安装一块水表、编一个井号、建一张档案卡和一个定期统计上报的取水量数据)的管理要求。同时,示范区(项目区)所在县水利局在征得县政府支持和科学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将用水指标逐级分配给示范区内每一个用水户,明晰初始水权,建立水权管理制度和节水激励制度。示范区(项目区)所在县水利局应成立县节水灌溉公司,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与指导监督工作,负责制定建立在灌溉预报基础上的用水定额,进行IC卡充值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水量分配和IC卡充值。三是土壤墒情监测,力争使项目区达到适时适量灌溉。在推广先进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配合推广以非充分灌溉理论为依据的节水型灌溉制度,根据作物的需水特性和土壤的墒情及天然降雨情况,做好土壤墒情监测,保证作物适时、适量灌溉,达到节水与增产的双重目的。四是农民用水户参与的灌溉协会组织,让用水户自主参与、自主管理,促进节水农业工程的良性运行。 水利专家指出,目前农业节水的首要任务是农用机井安装计量设施,实行定额管理,以提高人们的科学用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