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实现城乡居民同质饮水?上周,本报向社会广泛征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的问题症结、发展瓶颈及意见建议,引发了大家的关注与热议。
“现在农村对水资源的需求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少。”市民小吕是嵊州市通源乡通源村人,平时上班住在嵊州市区,周末回老家,他告诉记者,每到夏天村里就会缺水,最近,听说村里计划将单村水厂改造为联村水厂,进一步保障旱季用水,并提升水质,希望工程能够尽快实施。
农村居民不仅要喝上水,更要喝好水。越城区富盛镇文山村村民朱先生说,村民们一直盼望着喝上小舜江水。“整个越城区,现在只有我们这几个村还没有喝上小舜江水。”朱先生说。
不少网友在掌上绍兴客户端、绍兴日报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认为我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仍有不少短板,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抓水源保障促水质提升,抓标准化管理强化运行管护能力,建立起长效运营机制。“农村饮用水管护要实现专业化和长效化,通过规范日常运行管理、保证供水水量、保障供水水质、落实维修养护,逐步实现城乡供水同质同标同服务。”网友“孟利民”建议。
市民张文荣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是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大短板。政府要加快实施提升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