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供水新闻
 
供水新闻

凤阳山水入城来 供水改造惠民生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19  来源:滁州日报  浏览次数:375

6月11日,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但对住在凤阳城区的居民来说,却很不平常,因为这一天县城东西城区全长近10公里的800毫米球墨铸铁高速供水管道全线贯通。这意味着历时四年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凤阳城市自来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全城最偏远地方自来水也将达到30米水头,城区居民彻底告别自来水供水不足、水压不够的用水窘境。

“以前水不够用,我们经常半夜起来放水。”家住楼东社区竹竿园的蒋大妈说。在老城区,由于供水管道口径小,供水设备陈旧,自来水供应严重不足。“户外增压泵,户内自吸泵”成为每家每户必备之物。

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凤阳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应对,2014年,把城市自来水供给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纳入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项目确定后,县委、县政府便超前谋划,高位推进,补短板,提能力,强服务,以勇往直前的决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全力解决城区全域供水问题。

县委书记徐广友表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建立了“三项机制”,既保障了项目的有力推进,又实现了城区供水管网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生态用水和饮用水源一体化总体布局考虑机制。把“引淮入城”和“凤阳山水入城来”,统筹考虑,有机融合,使我们城市的生态用水和饮用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对水资源整体平衡利用机制。二是建立污水和自来水一起治理的机制。通过自来水建设,带动全县主污水管网系统和农村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未来在水的运行和管理上,形成城乡污水处理厂和自来水建设一体化考虑,以及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三是建立城市自来水管网与城市路网建设一体化考虑的机制。原来路网建设从来不考虑自来水建设,现在进行雨水、污水、自来水一体化考虑。

四年来,凤阳县财政投入1.35亿元,兑现了当初所有承诺。城市自来水改造工程创造了“引淮入城”、“凤阳山水入城来”、“水源地生态补偿”三个名词,实现了“自来水原水供应、制水能力、管网水压”三个“翻番”目标。

在原水供应管道方面,2015年完成了总长17.3公里长、直径700毫米的球墨铸铁原水管道复线建设,双管道供水保障能力大为提高,真正实现了凤阳山水自流入城,同时节约了大量提水电能。

2016年,县财政又投入近9千万元,完成了供水公司二期厂区扩建和3.4公里的五里庙到净水厂的复线工程。2017年,实施了多项管网改造工程,铺设了直径400毫米的主管道45公里,直径200毫米以上的主管道60公里。

目前,原水供应能力从2.8万吨提高到每日6.5万吨,实现了第一个“翻番”目标。制水能力由每日3万吨提高到6万吨,可以保障60万人饮用水,解决了长期存在的自来水供给生产能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了第二个“翻番”目标。自来水压力从原来的0.15-0.22兆帕,提高到了0.30兆帕以上,自来水的水压力翻了一番,实现了第三个“翻番”目标。为了确保水源地安全,县里还通过财政调剂,调整殷涧镇的发展目标,每年补偿150万元到200万元,专门用于凤阳山水库的水源地保护。

“现在自来水供应充足,我家的自吸泵去年就停了,到现在一次没用过。”家住老城区新雅花园五楼的王女士说,“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用上了畅通快捷、安全卫生的自来水!”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