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吉阳区33处水污染问题将得到集中治理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15  浏览次数:418

 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的问题是核心问题,是三亚打造“双修”升级版的关键一环。记者从6月11日吉阳区召开的2017年第一次市级河长会议上获悉,该区尚有33处水污染问题未整治。目前,吉阳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河湖水环境专项治理,重点向乱占乱建、乱排乱倒、乱采砂、乱截流等“四乱”现象“亮剑”,保持高压态势,重拳整治,不信清流唤不回。

“河长”成强有力抓手

  “治污得跟时间赛跑。要彻底根治污水,就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吉阳区副区长林尤回告诉记者,吉阳区已经对辖区内所有的内河湖流进行摸排,建立问题台账。吉阳区委书记陈跃、区长张华文分别担任区第一总河长和总河长,吉阳辖区内的每条河流都有身份,都有“河长”。

  林尤回说,只有重拳整治,污染水源才能得以根治。吉阳区开展专项整治,已拆除严重污染大茅河的4家中小型塑料加工厂;清理湿地公园垃圾及水生植物87000平方米。联合拆除海罗、南丁等地违规养猪场5500平方米,拆除南丁大桥下1个养鹅场。从去年开展河道整治工作至今,三亚河东河综合整治工作中合计拆除沿河排污违章建筑133幢(间)、养殖场128家,面积共72814平方米。2017年5月,吉阳区以马上就办的精神完成了青梅港的3处养殖污水和4处占用河道问题的整治。

  目前,吉阳区尚有33处水污染问题未整治,其中市级单位负责整治18处排污口;区政府负责整治其余15处问题,包括排污口2处、河道垃圾及水生杂草4处、养殖污染8处、农业面源污染1处。

  加强河道巡查力度

  治污不能一蹴而就,得久久为功。接下来的治污工作,一方面吉阳区环保局、区海洋渔业水务局、区农林局和区城管局等部门将联合对三亚东河、大茅河、白水溪和青梅港等河道进行巡查,对巡查中发现的养殖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占用河道等问题建立台账,并根据职责分工,将存在问题及时报送区内职能部门。另一方面主动与市职能部门联系,积极配合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和市住建局牵头开展的排污口整治及污染源排查工作,整理问题清单,完善青梅港、大茅河等河道的养殖污水、占用河道和污水排放口等问题台账。

  尤其是吉阳辖区内多个美丽乡村正在抓紧建设,为打好美丽乡村的底子,吉阳区多次组织设计单位到中廖村、抱坡村和临春等村(居)委会实地调研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积极推进大茅河、白水溪沿线的田独村、新红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目前田独村和新红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完工,通过建设污水管网和一体化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对田独村和新红村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

  此外,配合市水务局做好6处移动污水处理站的选址和建设工作,移动式污水处理站对原先直排入三亚河支流的污水进行处理,有效减轻周边居民生活污水对三亚河的危害。吉阳区还对青梅港上游的六盘村人工湿地开展修复工程,对管道进行疏通,补种植被,修复六盘村人工湿地的功能。

  聚焦“重难点”各个击破

  尽管治水取得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不少顽疾。对此,吉阳区加大治污力度同时,聚焦“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各个击破。目前,吉阳区还在进一步对辖区内河(湖)污染源全面排查,针对排查出的污染点进行专项治理。例如三亚东河上游、大茅河、白水溪和青梅港等区域市政污水管网未覆盖,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问题成为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吉阳区将积极配合市职能部门开展污水排放口治理、违法排污项目查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缓解水质恶化。

  底数清,情况明,还得措施实,督导严。陈跃说,进一步明确河长、河段长、专管员、督导员工作任务,强化工作责任,调动工作积极性,尤其是积极发挥河段长的作用,在各村(居)委会加大宣传力度,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水环境治理工作,爱护水环境,不向河道、沟渠抛弃生活垃圾。重点推进青梅港综合整治,要总结工作经验,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清。来源:三亚日报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