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说明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正式为宝钢湛江钢铁基地供水。 记者 欧阳泽 摄 |
滚滚涌动的鉴江水从鉴江口闸坝通过取水闸流入泵站,沿着管道穿越南三岛,最后在东海岛“登陆”,注入湛江钢铁基地安全水池……13日,记者沿着鉴江供水枢纽工程供水线路采访,聆听技术人员解析工程技术难点。
13日上午10时,在宝钢湛江钢铁基地安全水池旁,随着阀门打开,“白色水龙”从管道内喷涌而出,“哗哗”地注入安全水池。这标志着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正式为东海岛、为湛江钢铁基地供水。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是解决我市东部地区,特别是东海岛钢铁基地等一批大型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的关键工程。工程自2009年2月动工至今,鉴江口闸坝工程、抽水泵站及鉴江至钢铁基地输水管线工程基本建成。其中,鉴江口闸坝工程批复概算为6.97亿元,共完成投资6.7亿元。抽水泵站和总长为42.59公里的输水管道,统称为输水工程,其中抽水泵站全面建成,泵站至宝钢湛江钢铁基地管线总长34.76公里已全部贯通,共完成投资约13.2亿元。目前,尚有从宝钢湛江基地到红星水库的输水管道7.8公里(不影响当前供水)正在抓紧施工建设,已完成2.3公里。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延绵全长40多公里,沿线覆盖群众达60多万人,地质构造复杂,海底隧道深,输水管线长,施工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与挑战。广大建设者特别是项目技术骨干科学分析,反复研究,有重点、有选择地推广和采用沉管“底拖法”施工技术、盾构工程移动式反力架始发技术、淤质细砂围堰施工技术、超长CFG桩和旋喷桩施工技术等,有效推进工程建设,也为湛江水利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加供水仪式的副市长何鑫表示,各参建单位要一鼓作气完成剩余工程,切实将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这条“生命线”建设好、维护好,助力湛江钢铁基地早日投产。
【取水】鉴江水经闸坝流入取水泵站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进水闸就在鉴江边,鉴江口闸坝把鉴江水蓄水“变咸为淡”后首先通过进水闸取水,站在闸上位置眺望,鉴江水在眼前缓缓流动,鉴江口闸坝将宽阔的江面拦腰截断,宛若一条锁江的蛟龙,蔚为壮观。
其实,选鉴江水“送”至东海岛也是颇为“讲究”的。市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指挥部相关负责人彭新辉解释说,随着钢铁、石化两大项目落户东海岛,水源条件便成了两大项目最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东海岛的淡水资源相对缺乏,必须由外流域引水,而要满足钢铁、中科项目及东海岛外围工业和南三岛、坡头区等城区的生活用水要求,水源必须有丰富的水量和较大的调节库容。鉴江是流经湛江范围的最大河流,鉴江水量丰富,但利用率较低,同时,鉴江流域集水面积大,可利用资源量大,下游又具有建蓄水水库条件的河段。因此,在全市范围内鉴江成了理想的水源地,建设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重要性也跃然于纸上。
鉴江水从鉴江口闸坝到进水闸,再经过抽水前池来到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心脏”——取水泵站,这里过去是满片虾塘、鱼塘,如今完成蜕变,成了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核心位置。
取水泵站工程是鉴江供水枢纽输水管线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期设计引水规模为5.0m3/s,装机4台(3用1备),年供水量为1.58亿m3;二期(2020年)设计引水规模10.0m3/s,年供水量为2.8亿m3,确保重点项目供水保证率为97%。现今,泵站外围正在进行环境整治工程;泵站内机组已开始运行,在自动化控制室内,管理人员已全部“上岗”,为通水到东海岛做了充分准备。
陈南统去年3月来到鉴江口闸坝,如今在泵站里负责自动化控制室的操作工作。他说:“今年2月9日起我们就开始了通水的相关调试工作,完成了输水管线试通水升压过程,并在2月13日顺利完成向湛江钢铁基地安全水池供水的调试。我们是24小时不间断值班,确保取水泵站内机组运行正常,特别是正常供水后,确保供水到东海岛湛江钢铁基地的所有操作顺畅。”
【输水】跨海盾构隧道创下国内记录
穿过泥泞颠簸的道路,记者来到南三岛沙腰村,一栋圆柱形建筑矗立在防风林“背后”,面朝大海。原来,这栋建筑物所处的位置正是跨海盾构隧道的南三岛出口,鉴江输水管道就铺设在隧道两旁,穿过隧道走到跨海盾构隧道另一端的东海岛出口,仅需30—40分钟。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相关负责人(?)说,从鉴江取水至东海岛,中间隔着南三岛,输水管道必须先后经过南三河、湛江湾,才能抵达东海岛水库。所以,湛江湾跨海盾构隧道工程是整个供水枢纽工程难度最大的地方。
说起工程建设过程,参建者脸上露出欣慰笑容:跨海盾构隧道工程需在湛江湾海平面以下60米深处用盾构机打通一条长2.75公里的海底隧道。2011年11月11日,盾构隧道正式掘进始发,盾构机像“穿山甲”一样,从东海岛一端的出发井钻入海底,再从南三岛一端的接收井冒出来,一钻就是一年,创下中国盾构修建跨海隧道最深记录。
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穿江过河入海港,跨田越地出村庄,不管是跨海盾构隧道工程还是南三河沉管工程,在绵延44公里的工程管线上,困难时常出现,新挑战与技术难关不断。但经一批批参建者的不断尝试与努力,工程一次次“告捷”,一次次取得新突破,并且实现了为东海岛湛江钢铁基地供水的重要目标。
7年多来,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克服了雨水多、建材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顺利完成了3000多亩的工程建设征用地任务、1.8万多亩鱼虾塘的拆除、5000多亩水面养殖设施的清除、2万多平米房屋的拆迁、500多艘受影响渔船的补偿以及解决了盾构隧道及其他施工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鉴江供水枢纽工程是全省乃至全国水利建设的“佼佼者”,无愧被誉为湛江又一座“治水丰碑”。
【注水】注入湛江钢铁基地安全水池
下午5时,湛江钢铁基地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来到厂区一个蓄着水的大水池前,工作人员用力扭开水池旁的大阀门,鉴江水从管道内奔涌而出,注入安全水池。
钢铁基地是用水大户,开工后需水量约为11万吨/天,远期需水量更多,钢铁基地能否正常安全生产,水源十分关键。要满足钢铁基地用水要求,必须有足够水量的水源和较大调节能力的库容,从水源点鉴江河口到东海岛湛江钢铁基地的直线距离约为25公里,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建成,为湛江钢铁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和安全保障。
湛江钢铁基地能源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吴家宁介绍说,安全水池汇集厂区内东部的雨水及自南排洪沟转输的雨水,同时接纳鉴江引水来水,起到收集雨水、安全供水、调蓄和排洪作用。目前,水池需水量达到120m3,鉴江供水枢纽工程的日供水量是30m3,基本满足钢铁基地生产用水需要。
【后续】启动库区防护与排涝工程
虽然鉴江水已通向东海岛,注入湛江钢铁基地安全水池,但鉴江供水枢纽工程建设并没有全面完成。当前,库区防护与排涝工程已全面启动并在稳步推进中。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新建大岸、乌坭、谢村、官哥能等四座排涝泵站;重建乾塘水闸;新建低涌渠以及低涌渠进、出口水闸;整治疏浚鉴西江;改(增)建14座小涵闸及库区清理工程,包括库区淹没及安置补助等,工程概算总投资达10.74亿元。目前,大岸泵站、官哥能泵站、谢村泵站、鉴西江清淤、小型闸站等工程的建设正在紧张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