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倾听乌鲁木齐:抢修主供水管 他们24小时不停歇
核心提示:25日,沙区供水公司工作人员发现碾子沟客运站附近出现大量积水,一处供水管线漏水,造成路面大面积结冰,且路面出现了塌陷。26日10时起,抢修人员开始对路面进行开挖。
12月26日17时38分,在黑龙江路,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抢修二队队长李小文正在清理发生爆管路面的土方。(记者魏向阳摄)
新疆网讯 (记者张莉)“终于抢修完了。”12月27日,乌鲁木齐水业集团应急抢修中心工作人员李小文长舒一口气。为抢修黑龙江路一根主供水管,他们和同事奋战了24个小时。
25日,沙区供水公司工作人员发现碾子沟客运站附近出现大量积水,一处供水管线漏水,造成路面大面积结冰,且路面出现了塌陷。26日10时起,抢修人员开始对路面进行开挖。
44岁的李小文从事抢修工作已经6年,大大小小的抢修工作也接触了不少,然而这一次真让他“头大”。
“抢修难度实在太大了。”李小文告诉记者,超载车辆长期碾压导致地面塌陷,漏水管线处于车流量较大的主干道,还有一根排水管道和直径700毫米的燃气管位于供水管上方,相距仅半米左右,再加上冻土层坚硬,抢修非常困难。
现场作业人员借助巡管仪,一步步朝漏点方向掘进。几小时后,终于在主管线上找到漏点的准确位置,然后使用免爆机挖掘。
“管线离燃气管最近的距离不到两厘米,而机器只能挖到1.5米以上,剩下的要靠人工挖到3.2米深。”李小文说,之后再将两条管线埋在不同的平面,使两条管线间的距离达到50~60厘米才行。
记者看到,经过五个小时的挖掘后,一个宽约4米、长约8米的大坑出现在眼前。一根直径约为70厘米的水管裸露了出来,两名工人随即对管道进行焊接。
“平时焊接挺快的,焊一个出水点需要30~40分钟,而在寒冬里则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李小文说,焊接时要全神贯注盯着出水点,需要焊接6~8个出水点,整个焊接工作下来,手都麻木了。
“你看这里已经有一点塌方了。”李小文指着路边一处凹槽说,如果不及时抢修,不仅会导致路面塌陷,影响交通,还可能会造成燃气管道闪爆。
说完,李小文拿起铁锹一锹锹地将泥土挖出,由于水管跑水,造成地下土壤里含水较多,每一锹的分量都比正常重量重很多。李小文时不时地搓手取暖,双手和脸被冻得通红。
27日10时左右,管线抢修完毕,周边居民家中恢复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