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水表信息网!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安徽加快提高饮用水监测能力

字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08-17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无  浏览次数:235
     今年7月,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强制实施,检测指标从原来的40多项增加到106项。我省将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新标准的实施?昨天,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全省饮用水安全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合肥具备106项检测能力

    “从7月1日开始,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施,检测指标由原来的35项提高到106项。”卫生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106项指标中有42项是常规指标,64项是非常规性指标,对饮用水监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新的标准,我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省疾控中心已经具备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合肥市疾控中心也将在近期实现全部水质指标检测能力。但是,其他的地区还不能达标。”他表示,接下来,我省将加快提高监测能力,力争其他15个市在2015年之前提高相对应的指标。

    在他看来,我省还需要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的频次。“监测一份水需要800块钱左右,全省目前一年投入1000多万,投入率还不够,需要增加投入,增加监测频次和覆盖面。”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明显

    在威胁饮用水安全的因素中,农业面源污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我省严格实行“对症下药”的策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据悉,从2005年开始就进行了试点,通过测定土壤现存养分含量,制定施肥方案,指导农民按照配方施肥。“截至2011年,我省测土配方施肥的面积已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5%以上,效果明显,有效减少了化肥的投入量。”

    此外,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我省还提高了农药利用率。目前,已经禁用的23种高毒农药已经退出了生产使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农药、生物农药,减轻农药对水环境的压力。农药的使用量也降低了20%以上。

    控制使用深层地下水

    “超量开采地下水,不一定会引发地面的沉降,但是长期的超量开采地下水,并且导致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一般都会引发地面沉陷、地质灾害。”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安徽省及沿淮地区地下水保护相关规划,要求重点用地表水、浅层水,控制使用深层地下水。”相关负责人表示,与此同时,控制深层水开发。“我们正在研究加强深层水进一步向上开采的控制指标,建议对地下水开采实行总量和地下水位的双重控制。”

 
免责声明:
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及公开渠道,仅供学习参考,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措施删除相关内容。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