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银川市城乡水源地全部为地下水源地,按照自治区政府关于银川市水源地的规划批复,共划定了9个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银川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决定》,将全市范围内的城市集中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纳入法律保护的范畴。市水务局、建设局、环保局和供水企业等多部门今年已共同出手打响“水源地保护战”,以保障全市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记者还了解到,银川已建立了节水专项财政制度,财政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全市水利投资达10亿多元,为历年最高。先后新建了污水处理厂8座,率先实现了县县建设、投运污水处理厂目标。废水日处理能力达到41.5万吨,中水回用能力达8.7万吨,银川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已达到90%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19%以上,水污染防治水平明显增强。
银川市建设局局长徐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一方面从源头抓起,目前的污水处理厂因为过去一些投资的原因还没有达到全部的中水回用。还有的三座污水处理厂要进行提升改造,然后从设计上、工艺上进行改进,让它达到中水的标准。还有应用这方面,新建的建筑物都要求建立中水回用的管道系统。还有对一些景观的绿化用水以及一些工业的用水都能够使用中水的全部使用中水,以此来提高中水回用率。
据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介绍,目前由于银川市西夏区自备井比较集中,局部地方形成漏斗,水位下降比较严重。现在自治区党委、政府,银川市委、政府下决心要关停企业的自备井。同时,投资3个多亿建设了我们银川市的第一座地表水厂――-贺兰山水厂,这个水厂目前已经建成,处在设备调试阶段。今年一定可以解决掉西夏区的替代水源,用黄河水做为处理过的地表水替代工业用水。
据了解,今年银川市加强部门联动,形成联合执法机制,强化执法,加强对可能影响饮水安全的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逐步搬迁水源地上的养殖场、工业企业;制定企业自备井关闭计划,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银川水资源主要是黄河过境水和地下水,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均采自地下水,地下水日供水能力为40万立方米左右。银川市严格实行取水总量控制。在农业方面,通过推广旱作种植、细化农业用水管理、不断改善用水条件等措施,使占全市取水总量90%以上的农业用水得到有效控制。在工业和生活方面,通过水权有偿转让,建设了贺兰山水厂,运转后每年可节约开采地下水近3000万立方米.还通过水资源费征收,实行居民阶梯水价,企事业单位超计划加价水费等措施,促进城市节约用水。
银川市已对城市水源地进行了打桩定界,设立了保护警示牌,并对位于水源地保护范围内的污染源项目,5年内全部实行异地搬迁政策。对擅自凿井和在水源地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记者近日在水源地的采访中掌握的情况表明,目前饮用水源地保护仍存在难题。由于企业自备井过度开采用水、畜禽养殖污染物通过地表泾流进入水源地侵蚀地下水资源等因素,导致银川市水资源保护受到“侵扰”。
一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机砖厂等项目先于饮用水水源地划定,由于搬迁难度较大,未经净化处理的污物最终通过地表泾流进入水源地,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对地下水造成影响。此外,自备井开采也严重影响水源地安全。一些企业自备水源深井无节制的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成漏斗状缺失,采补严重失衡。一些企业的深井凿井工艺不规模,成井质量低劣,致使深井的潜水与承压含水层之间贯通,潜水层一旦污染会直接影响承压含水层水质。据最新统计,银川市目前共有供水深井467眼,除公共供水147眼外,140多家企业320眼自备井,年取水量3000万立方米,约占到四分之一。
困扰水源地保护的苦恼还有近两年水源地保护标志、标牌损坏严重,导致很多群众对水源地概念模糊,在水源地内的耕田过量使用化肥,造成地下水的氨氮超标。
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造福当代、惠泽子孙的民生工程,自今年起,银川市将定期向社会公布饮用水水质状况,确保公众知情权,共同关注饮水安全。今年中华环保世纪行宁夏首府行动的主题是“保护水源地,幸福千万家”,人大、环保、水务、建设等部门也向公众发出呼吁:希望全社会共同参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凡对未经批准随意占用水源地的建设项目和随意变更饮用水水源地的行为,相关部门依法严肃查处。因防治和监管不力造成饮用水水源地严重污染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有权对银川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