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的“水帘洞”
近日,市民张小姐行经西区邮局旁的人行道时,突然头顶一凉,她奇怪地向上望去,第二滴水正好滴入她的眼中,这让戴隐形眼镜的张小姐感觉很不舒服。“在人行道上乱排水,不顾行人,真不文明。”张小姐相当不满。
7月3日下午,记者在现场看到,西区邮局旁一段几十米的人行道,几乎是靠着“水帘洞”,五六支排水管正淅淅沥沥地“降雨”。此时,地上已经有好几滩积水,路人不得不左闪右躲,偶有不留神便“中招”。
西区邮局旁人行道滴水不是个别现象,在附近的华园路二楼某培训中心、华园路口某饼店前人行道,也有“降雨”现象。
记者在市区胜利路、跃进路等地也发现了有人行道滴水现象。市区一些旧的商住区,并没有预留空调的安装位,有的屋主在窗台、外墙上随便焊个钢架,就把空调挂在那里。为了室内美观,用户大多将排水管接到室外,而一般空调所配备的排水管都不长,大约2—3米,在室外的部分没有采取专业的导水措施,直接垂放在外,这就造成了空调滴水的扰民现象。
深夜空调滴水声扰清梦
“滴哒、滴哒……”夜深人静时,水滴撞击在雨篷上发出的声响,总是让家住市区堤东路的张先生难以安睡。如今,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不少市民家里都开了空调。张先生的不少邻居都将空调冷却水直接排出窗外,水滴在屋檐的雨篷上,发出很大的声响。
7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堤东路99号附近,这里不少住宅都是老房子,不少市民家中空调的排水管就直接搭在窗台上,往下垂落,正对着楼下住户的窗檐。
张先生告诉记者,每到夜里,空调冷却水滴在雨篷上的声响此起彼伏,吵得他难以入眠。最后,他想办法在雨篷上放了几条废毛巾,滴水的声音才小了。
张先生把这段经历放到网上,引起不少网友的共鸣,不少网友都投诉楼上空调滴水,令其和家人难以入眠,有网友多次与邻居协调,甚至吵过几次架,情况都没有改善。
【城管部门】 接到投诉会让责任单位整改
市城管部门负责人表示,2000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广东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在临街安装空调器的,应当将空调器设置在不影响市容的位置上。空调器的冷却水必须引入室内或者下水道,不得直接凌空排放。凌空排放空调器冷却水的,可处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对于此类投诉,城管部门还是以协调为主,让临街住宅和商户尽可能将空调冷却水排到室内,避免滴到行人。市民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城管部门接报后会尽快处理。
至于住宅楼空调滴水在雨棚上,影响楼下居民休息,该负责人表示,还是以邻里间多沟通、协调解决为主。
【市民支招】 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处理空调滴水其实还是有很多有效办法的。”在走访时,市民们给记者出了些好点子。
1、安装一根长塑料管,把塑料管与出水管道连接,这样排放空调冷却水,就能够避免空调冷却水滴到街道上,影响行人。
2、空调冷却水的形成与雨水的形成原理一样,都是空气遇冷后变成水滴,一般没有什么腐蚀性。对于家庭来说,完全可以把这些滴水收集起来冲厕所或者洗拖把,既节约资源又不会对别人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