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大监督工作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首次试水应用在了石马河、淡水河的监督治污上。1月2日,“两河”治污第三方评估报告公布,虽然主干流的黑臭问题基本解决,但现在进入了更加艰难的氮磷治污。省人大也直指“现在有的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尽管在感观上是清澈的,但仍是劣五类。”
大部分河段水质有明显改善
淡水河是东江的二级支流,水质长期处于劣五类,甚至发黑发臭,直接威胁东江水质安全。2008年起省人大就重点督办这两条河的治理,2013年省人大再次把它列为本届五年任期的监督工作重点,并引入了第三方评估。
1月2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大环资委主任陈耀光表示,开展独立评估的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曾凡棠表示,经过整治淡水河和石马河的水质总体而言 是4类水到5类水,个别时间、个别指标是劣五类。监测表明,与2012年相比两河流域2013年考核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的污染综合指数均有所降 低,降幅在2.7%到41.2%之间,表明大部分河段水质有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