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省城仍有65条城区河道没有实现完全截污,仍然存在不少“乌龙”。为此,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通过调查分析,省城污水处理存在的六大难题,提出了力争今年8月底前“看不到污水、闻不到异味”河道治污目标。记者窦昊
现状:小清河成省城“下水道”
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济南市区仍有不少或明或暗的排污口向城区的河道内排放污水,其中生活污水占了大多数。由于地势的原因,这些河道的水最终都要进入小清河,由小清河再进入黄河。从某种程度上说,小清河成为了省城的“下水道”。环保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每天产生的要排入小清河沿线的污水多达78.5万吨,而小清河沿线建成的4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目前为71.5万吨,从数字上来看,每天仍有7万吨的污水无法处理直排进河道。“目前济南市河道仍有110个排污口,已完成截留整治的有50个,其余的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整治。而整个小清河沿线尚未全部实现污水截留处理,仍然有污水排入河道,污水处理压力较大。”该负责人说。
把脉:管网不完善处理能力不平衡
治污如同治病,首先必须找准“病因”或“难题”。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分析和研究,分析理清了省城污水存在的六大问题。
雨污合流。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不仅建设的住宅区雨污合流,部分污水支管乃至个别主干管也是雨污合流,这部分管线量大面广。
管网不完善。部分区域污水管网不完善,配套不到位,污水直排河道现象严重;同时,管网容量不足,承载能力弱,但要改造新建大管径管线投资巨大,施工非常困难。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若将现状大量污水截流后并网,已无力承担更多的污水处理。
重复处理严重。上游部分分散设施达标处理后又汇入污水管道重复处理,因雨污混流或重复处理,污水集中处理量较大,污水处理费高且无效果。这不仅要解决雨污混流问题,还要实施河道截污并网,改变目前河道排污或敷设管道问题,这需要找出管线路径。
现状:小清河成省城“下水道”
虽然经过多年的治理,济南市区仍有不少或明或暗的排污口向城区的河道内排放污水,其中生活污水占了大多数。由于地势的原因,这些河道的水最终都要进入小清河,由小清河再进入黄河。从某种程度上说,小清河成为了省城的“下水道”。环保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每天产生的要排入小清河沿线的污水多达78.5万吨,而小清河沿线建成的4处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目前为71.5万吨,从数字上来看,每天仍有7万吨的污水无法处理直排进河道。“目前济南市河道仍有110个排污口,已完成截留整治的有50个,其余的计划今年年底完成整治。而整个小清河沿线尚未全部实现污水截留处理,仍然有污水排入河道,污水处理压力较大。”该负责人说。
把脉:管网不完善处理能力不平衡
治污如同治病,首先必须找准“病因”或“难题”。济南市市政公用事业局通过现场调查、座谈分析和研究,分析理清了省城污水存在的六大问题。
雨污合流。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不仅建设的住宅区雨污合流,部分污水支管乃至个别主干管也是雨污合流,这部分管线量大面广。
管网不完善。部分区域污水管网不完善,配套不到位,污水直排河道现象严重;同时,管网容量不足,承载能力弱,但要改造新建大管径管线投资巨大,施工非常困难。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已经满负荷运转,若将现状大量污水截流后并网,已无力承担更多的污水处理。
重复处理严重。上游部分分散设施达标处理后又汇入污水管道重复处理,因雨污混流或重复处理,污水集中处理量较大,污水处理费高且无效果。这不仅要解决雨污混流问题,还要实施河道截污并网,改变目前河道排污或敷设管道问题,这需要找出管线路径。